遭遇赖账不用怕,讼状元教你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权!
999+
2025-03-22
讼状元法律咨询
张海民(化名)是一名朴实无华的货车司机,常年奔波在河北各地跑运输,靠着一辆旧货车养家糊口。他的日子虽不富裕,但凭借辛勤劳作,总能勉强维持家用。然而,2024年9月,他遇到了人生中最窝火的一笔生意——一单价值17210元的货运,送完货后,钱却被赖账了。
事情的起因很简单,也很常见。9月初,张海民接到了老熟人王淑芬(化名)的电话。王淑芬五十来岁,和丈夫窦建国(化名)一起经营着一家沙石料场。这对夫妻平时在当地做沙石生意,认识不少货车司机,张海民也是其中之一。
“老张,这次还是老地方,帮我把货从定州运到河间二十里铺,价钱还是老规矩,回头给你结账。” 王淑芬在电话里爽快地说道。
张海民一听,觉得这单生意还算不错,毕竟他之前和王淑芬打过不少交道,虽然偶尔拖账,但最终总能拿到钱。他没有多想,答应了下来。
从9月1日到9月21日,他前后六次往返定州、曲阳与河间二十里铺之间,顶着烈日风尘,冒着夜路风险,把沙石一趟趟送到目的地。然而,等他完成运输,准备结账时,却发现事情不对劲了。
9月底,张海民打电话给王淑芬:“姐,活儿干完了,账是不是该结一下了?”
王淑芬在电话里笑呵呵地说:“哎呀,老张,这两天手头有点紧,你再等几天,等我回款了就给你。”
张海民皱了皱眉,但也没有多想,毕竟做生意的人,资金周转难免有些问题。他选择了相信,等了几天。
可是,几天过去了,一点动静都没有。
10月,他又打电话:“姐,货款啥时候能给?”
王淑芬这回口气有些不耐烦了:“哎呀,最近行情不好,你不知道吗?沙石生意难做,我现在资金链很紧,等缓过来再给你!”
张海民忍住怒火,说道:“那你总得给个准信吧?不然我怎么办?”
“怎么,你还怕我赖你的钱?”王淑芬的语气陡然变冷,“你以前不也等过吗?至于这么急吗?”
张海民有点恼火了,但还是忍住了。他挂断电话,心里开始隐隐觉得不对劲。
11月,他又打电话,对方干脆不接了。12月,他换了个号码拨过去,结果电话刚一接通,对方听到是他,立马挂断。
到2025年2月15日,这笔账依旧一分钱没拿到!
到了这个地步,张海民终于意识到:王淑芬恐怕是故意不想给钱了。
他想去找对方理论,可是一个普通的货车司机,又能拿人家怎么办?如果闹僵了,对方完全可以说:“没欠你的钱,随便你怎么闹。”
无奈之下,张海民向朋友倾诉,朋友提醒他:“老张,你别自己硬碰硬了,找个专业的法律机构帮帮你吧。”
就这样,他联系到了讼状元的法务人员。
法务人员听完他的遭遇后,先是安抚了他:“老张,你别急,这种情况我们见得多了。对方不接电话,不一定是不想还,而是她在试探你的底线。”
张海民一听,愣了:“试探?啥意思?”
“意思就是,她可能以为你不会真动用法律手段,顶多就是打打电话,骂几句,最后不了了之。” 法务人员分析道,“要不就是她对法律不太了解,以为拖着不还,时间一长就不用给了。”
“那咋办?”张海民急切地问。
“我们会给她施加法律压力,让她明白这次不是‘随便闹闹’这么简单。”
讼状元的法务团队迅速行动,首先给王淑芬发了一封正式的律师函。
这封律师函加盖了公章,措辞严谨而正式,明确告知王淑芬:如果不尽快偿还货款,委托人将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,诉诸法律。
律师函送达后,王淑芬一开始还不当回事,嘴硬地说:“哎呀,谁还没收过律师函?你们爱咋整咋整,我就是没钱!”
法务人员听后,冷静地回应:“王女士,如果您真觉得无所谓,那我们会直接向法院起诉,冻结您的资产。届时,法院会依法强制执行,您不仅要支付货款,还要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和滞纳利息。”
听到“法院起诉”“冻结资产”这些字眼,王淑芬终于慌了。
她连忙改口:“别,别,咱们能不能商量商量?你们不要把事情搞那么大……”
法务人员语气坚定:“现在已经不是商量不商量的问题,而是你必须履行合同义务。”
王淑芬见对方态度坚决,不再拖延,当天下午便主动联系张海民,答应一次性支付全部货款。
几天后,17210元货款顺利到账,张海民终于松了口气。
“谢谢你们,真是多亏了讼状元!” 张海民感慨道,“要是我自己去讨,估计再过一年也拿不到钱。”
这起案件告诉我们,面对赖账不还的情况,千万不能姑息迁就。如果对方一拖再拖,甚至玩失踪,那就必须借助法律手段维权。
讼状元专注于债务追讨领域,帮助普通劳动者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,避免被人钻空子、吃哑巴亏。无论是货款拖欠、工资被赖,还是其他经济纠纷,都可以借助法律的力量,拿回属于自己的钱!
法律,不是弱者的武器,而是每个公民的正当权利。面对不讲道理的“老赖”,唯有用法律维权,才能让自己的血汗钱不被白白吞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