欠款八年不还?讼状元教你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权

  • 999+
  • 2025-03-25
  • 讼状元法律咨询

李文彦.jpg


李文彦(化名)原本以为,朋友之间讲的是情分,帮忙是应该的。可他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当年一片好心借出去的一万一千块,竟然成了一块难啃的“牛皮糖”。

事情要从2016年说起。那一年,李文彦和管庆田(化名)还是相交多年的朋友。两人年轻时一起打拼,关系不错,平时也有来往。那年农历六七月,管庆田找到李文彦,一脸愁容地诉苦,说自己刚接了个工地的活,资金周转出了点问题,工人还等着发工资,手上实在没钱,希望李文彦能帮个忙,借点钱应应急。

“老李,咱们这么多年朋友了,我不会骗你的,钱到了我手里,一两个月就还你。”管庆田拍着胸脯保证。

李文彦平时也不是个小气人,想着对方确实是做工程的,资金紧张也属正常,便痛快地借了三笔钱,总共加起来一万一千块。那时候,他觉得这点钱不算多,兄弟一场,帮个忙应该的。

可谁知道,这笔钱一去八年,竟然成了一笔“死账”。

起初,李文彦也不是没催过。

2017年,李文彦刚开始提醒:“庆田,去年借你的钱该还了吧?”

管庆田的态度还算客气:“哎呀,兄弟,工地的钱还没结算呢,你再给我点时间,放心,一有钱我肯定第一个还你。”

李文彦一听,觉得有道理,也就没再催。

可接下来的几年,每次李文彦找他,管庆田的理由五花八门:

“哎呀,工地又遇到点麻烦,钱被拖住了。”

“家里最近有事,孩子要上学,手头紧啊。”

“我也没钱,你再等等,等我有钱了一定还。”

一年拖一年,李文彦也从一开始的耐心等候,到后来的越来越不信任。

2023年底,李文彦实在忍不住了,再次打电话过去。这一次,管庆田的态度彻底变了:“老李,你怎么老是催?我是真的没钱!你再催,我也没办法变出来。”

李文彦火了:“你欠我钱八年了,怎么一点还的意思都没有?”

管庆田语气冷淡:“我手上就这么点钱,欠你的钱还了,我还吃不吃饭?”

听到这话,李文彦彻底寒了心。八年前借钱的时候是“兄弟”,八年后催债的时候却成了“讨债鬼”?

他意识到,靠自己怎么催都没用,这钱,必须得用法律手段讨回来。

2024年1月,李文彦找到讼状元法务团队,咨询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欠款。

法务人员听完他的情况后,直接了当地说:“对方已经明确拒绝还款,甚至开始用‘没钱’当挡箭牌,这种情况,协商基本上没什么用了,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起诉。”

于是,法务人员帮助李文彦起草了律师函,明确告知管庆田:如果不尽快归还欠款,将会面临法律诉讼,法院强制执行,甚至可能影响个人征信。

律师函一发出,管庆田很快就收到了。他开始慌了,给李文彦发了个微信:“老李,你怎么还真整法律这一套?”

李文彦冷静回复:“钱要不回来,我还有别的办法?”

管庆田有点急了:“你这不是把话说死了吗?”

法务人员分析:“他开始着急了,这说明他害怕法律诉讼。一般来说,真正没钱的人不会这么着急,反倒是有能力还钱,但不想还的人,才会害怕被起诉。”

但即便如此,管庆田依旧嘴硬,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还款动作。于是,李文彦在法务人员的帮助下,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
进入诉讼程序后,法院很快受理了案件,并向管庆田下达了传票。面对法院的正式介入,管庆田彻底慌了,他打电话给李文彦,态度软了很多:“老李,要不咱们私了吧?”

李文彦回答:“不是我不给机会,是你拖了八年都不还,现在才想私了?”

法务人员提醒李文彦:“既然已经进入法律程序,就让法院判决,这样更有法律效力。”

最终,法院判定管庆田应当立即归还欠款11000元,并支付一定的逾期利息。

面对法院的判决,管庆田再也没办法耍赖了,只能乖乖地把钱打给李文彦。

钱到账的那一刻,李文彦长舒了一口气,感慨道:“这笔钱拖了八年,要不是通过法律手段,恐怕这辈子都拿不回来。”

这个案件的结束,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:朋友之间的借款,口头承诺是不可靠的,一定要有书面凭证;而对于恶意拖欠不还的,绝不能心软,必须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讼状元法务人员表示:“很多人碍于情面,觉得朋友欠的钱不好意思追。但其实,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。对于那些故意耍赖、不讲诚信的人,一定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否则只会让自己吃亏。”

李文彦点头:“确实,以后借钱,一定得写借条,或者干脆不借。”

他想起八年前的自己,单纯地相信朋友会守信用。可现实告诉他:真朋友,不会赖账;会赖账的,就不配当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