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!赊账变耍赖,讼状元助力商户追回“血汗钱”
999+
2025-03-29
讼状元法律咨询
张军(化名)是安徽人,在河北石家庄做卷闸门生意已经十多年了,靠着手艺和诚信积累了一批老客户。2023年9月底,他接到了一笔来自王耀(化名)的订单。王耀是做沙石料生意的,最近接了个工程,需要安装几道卷闸门,于是找上了张军,说是“老乡介绍的”,张军听了也就放心了。
“王老板,你放心,这批卷闸门的质量绝对杠杠的。”张军当时拍着胸脯保证。王耀也爽快地答应:“张老板,你这人我信得过,货到了,我这边立马安排人结款。”
2023年9月28日,张军派工人把卷闸门送到了石家庄井隆县上安镇武家庄村,并且负责了安装。安装过程一切顺利,完工后,张军按合同约定找王耀结款。然而,原本爽快的王耀突然换了一副嘴脸:“张老板,最近资金周转有点紧,先给你打个三万,剩下的过两天再给,行吧?”
张军本来就觉得做生意不能太死板,客户有困难可以理解,于是勉强同意了。可是,几天后,他再找王耀催款时,王耀的态度却变得含糊其辞,甚至连电话也不太愿意接了。
从10月份到12月份,张军陆陆续续给王耀打了好几次电话,每次得到的回答都不一样:“哎呀,最近资金紧,过几天就给你转。”“张老板,你放心,年底肯定给你结清。”“我这两天正好在外地,回去就处理……”
到了2024年12月6日,张军彻底忍不住了。他给王耀打电话,结果对方干脆不接了。无奈之下,他用别的号码拨过去,王耀一接通,听到是张军的声音,语气立马就变了:“你催啥催?不就一万七吗?至于追着要?”
“王老板,钱不多,但那也是我辛辛苦苦赚的。”张军耐着性子说道。
“哎呀,你这人咋这么小气呢?你不知道做生意都要讲点人情世故吗?”王耀嚷嚷着,“这点钱我还不至于不还,就是现在没空理你。”
张军这回真是被气得不轻:“讲人情?我信任你才让你赊账,现在我追债你就开始耍无赖?”
王耀被戳中了痛点,顿时不耐烦了:“你爱咋咋地,反正这钱我现在没空给。”说完,他啪地挂了电话,之后再也不接了。
张军一时火冒三丈,可他知道光生气没用,必须得找专业人士帮忙。他听朋友介绍,说讼状元在商账追讨方面很有经验,于是拨通了讼状元的电话。
讼状元的法务人员详细听取了张军的情况后,立刻制定了维权方案。首先,法务人员尝试与王耀进行电话沟通,希望能促成和解。
法务人员拨通电话后,王耀的态度依旧嚣张:“你们是什么人?凭什么管我的事?”
“王先生,我们是讼状元的法务人员,受张先生委托来处理这笔欠款。”
“哎呀,就这点小钱,至于找律师吗?你们律师不是应该处理大案子的吗?”王耀嗤之以鼻。
“王先生,您这笔款项无论金额大小,都是张先生合法应得的。我们这次来,就是希望您能尽快履行合同。”法务人员语气依旧平和,但已经透着专业的严谨。
“呵,合同?我可没欠条,谁能证明我还欠钱?”王耀开始耍赖。
“微信转账记录就是证据。”法务人员直截了当地指出,“如果您拒不支付,我们只能走法律程序,到时候您不仅要支付欠款,还可能要承担诉讼费用和滞纳金。”
王耀听到“法律程序”四个字,明显愣了一下,但仍然嘴硬:“随便你们去告,我还真就不怕!”
“好,那我们就按照法律途径处理。”法务人员也不再多费口舌,立即着手准备诉讼材料。
讼状元迅速整理了相关证据,包括张军提供的转账记录、微信聊天截图、安装现场照片等,起草了一份诉讼状,并将其提交至法院。很快,法院受理了案件,并通知王耀出庭应诉。
王耀原本以为张军只是吓唬吓唬他,没想到这次玩真的。当他收到法院的传票时,整个人都傻了,赶紧给张军打电话:“张老板,咱们有话好好说,别弄到法院去,这样太麻烦了。”
张军冷笑了一声:“王老板,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?”
王耀这才意识到,自己已经没了退路。最终,他在开庭前主动联系讼状元的法务人员,表示愿意立刻支付欠款。为了避免诉讼风险,他当天就把17000元全部转到了张军的账户里。至此,这场欠款纠纷终于圆满解决。
案件结束后,张军感慨万千:“以前总觉得做生意靠的是信任,遇到这种恶意拖欠的,真是让人寒心。幸亏有讼状元帮忙,不然我这笔钱怕是要不回来。”
讼状元的法务人员也提醒广大商户:“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在商业交易中,除了信任,还要注重证据留存,比如签合同、保留付款记录、聊天记录等。如果遇到恶意拖欠,不要害怕,要勇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。”
这个案例再次证明,面对无赖和老赖,法律才是最有效的武器。讼状元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、高效的法律支持,确保每一位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商户都能得到公正的解决方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