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材款拖三年不还?看讼状元如何用律师函逼老赖现形

  • 999+
  • 2025-04-09
  • 讼状元法律咨询

牛有余.jpg


在河北廊坊固安县的彭村乡,有个靠卖建材为生的男人,姓牛,村里人都喊他“牛哥”。五十来岁,脸晒得黝黑,身板还算硬朗,说话带着股乡下人特有的倔劲。牛哥开的建材厂叫“兴达砖业”,门脸不大,红砖、路岩石、面包砖堆得老高,春夏秋三季,一年到头都不消停。

牛哥做这行十多年了,什么样的客户都打过交道,最怕的就是那种“不讲理还赖账”的。一来二去,这年头不怕客户不买,就怕客户买了不给钱。

这事得从2020年秋天说起,那年9月18号,一个叫李庆(化名)的包工头找上门来,说在县里一个小区搞建设,需要大批量的红砖和面包砖。“牛哥,我这是长期工程,合作好了,以后活多得是。”李庆一边掏出香烟递过来,一边笑得热情。

牛哥没多想,农村人讲信用,讲老实,觉得你来买砖就是信得过我。他拍着砖垛子说:“成,你要多少我给你备多少,咱这砖质量你尽管放心。”

从2020年9月到2021年5月,李庆陆陆续续从“兴达砖业”拉了不少砖。牛哥虽然心里嘀咕着怎么老不见结账,可李庆总是用“先记着,月底结”“赵老板一回工地就付”“工程款下来就把钱给你”这一类话搪塞过去。

牛哥也不是没见过拖账的,但他心想着,工程项目都这样,给人留点面子,忍忍总能结清。

可时间一晃,到2024年底,账目一清,李庆欠的砖款一共是54152元。期间在2024年12月18日终于转了10000元,算是遮了点羞,可还有24152元始终拖着不还。

牛哥有点急了,家里老人看病,孩子上学,都得用钱。他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打给李庆,刚开始还能接,后来说多了,对方干脆不回。微信也不回,朋友圈也锁了。牛哥火气也上来了:“你说到底谁是你们的负责人?”李庆倒轻飘飘甩了句话:“你去找赵老板要,这事归他管。”

赵老板,真名赵长贵(化名),是这个工程背后的出资人,也是李庆口中的“老板”。牛哥翻遍通讯录,找出赵长贵的电话打过去,第一次没人接,第二次接通了,那头懒洋洋地说:“啊?什么砖钱啊?那是李庆跟你们合作的事,跟我有啥关系?”

牛哥一听这话,差点把手机摔了。

“你别不讲理啊,李庆说你是老板,账是你那边的账,我砖都是拉给你们工地的,你怎么能说不认识?”

“我管他拉没拉,是他买的砖,我可没签什么合同。”

“赵长贵!你这不是耍赖嘛?”

电话那头冷哼一声:“有本事你去告我啊。”

牛哥气得脸都红了,晚上饭也吃不下,老婆劝他:“别跟这种人较劲,他要是真不给,咱也没辙。”牛哥却一拍桌子:“我就不信这个邪,咱做的是良心买卖,不是给人当冤大头的!”

2025年1月20日,是牛哥最后一次尝试联系赵长贵和李庆。那天他先发了微信消息,没人回。打电话过去,一个挂断,一个直接不接。

这一下,牛哥彻底认清了:对方不是“忘了”,也不是“拖着”,而是打心眼里压根就不想还这笔账了。

他意识到,靠嘴皮子是要不回来这笔钱的,对方能拖三年就能拖五年,要真想解决,得请专业的人来。

这时候,牛哥听朋友提起了“讼状元”——一个专门帮人解决欠款、打官司的法律服务机构。

起初他还有点犹豫,“这要是再花钱还打不赢,不就更亏了吗?”

但“讼状元”的法务人员在电话那头非常认真地了解了案情,分析了整个欠账过程后,做出了判断:

“赵长贵这种态度,无非是两种可能。一种是他根本不懂法,觉得只要不签字,不回微信,就能赖账成功;另一种是他很了解您,笃定您不会真的用法律手段对付他。说白了,就是欺负您讲道理、怕麻烦。”

牛哥叹了口气:“您说得对,他就是这么个人。”

法务人员接着说:“这个案子我们处理过很多类似的,您放心。第一步我们先给他发律师函,这是带有正式法律效力的文书,也代表后续诉讼程序的启动信号。内容严肃、专业,能让他意识到这次不是‘吓唬’。”

牛哥点头:“行!这回我不怕了,就看你们讼状元的了!”

当天,“讼状元”迅速为牛哥草拟了律师函,详细列明了欠款时间、金额、证据,并明确告知赵长贵,如果仍拒不付款,将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,申请财产保全、强制执行等法律措施。

律师函一发出去,赵长贵终于有了反应。电话那头,他声音都有些抖:“牛哥,你真找律师啊?咱这点钱有必要闹这么大吗?”

牛哥冷冷地回一句:“要是早给钱,谁愿意走这一步?你当别人好欺负,我也不是吃素的。”

赵长贵一听真要上法院,顿时慌了。他不是怕打官司,是怕上了失信名单,房子、车子、银行账户一冻结,什么工程都接不了了。

几天后,他主动联系“讼状元”的法务人员,低声下气地求调解:“要不……咱还是商量个办法解决吧,别闹到法院去。”

在法务人员的见证和促成下,赵长贵当天就将余下的24152元转账给了牛哥。牛哥接到转账短信时,手一抖,眼眶都红了。他不是被这两万多块钱感动,是这笔钱的背后,是三年多的委屈、不甘,还有一句话:“终于有个说理的地方。”

讨薪之路,道阻且长,特别是面对那些“拖而不欠,赖而无惧”的人时,更需要有专业的法律力量作为后盾。

这起案件让我们看到,很多时候劳动者、个体商户不是不讲道理,而是讲道理没人听。也正因为如此,讼状元的存在,才显得更有价值。他们并非只是机械地起草法律文书,更在用法律的威严和程序的规范,帮“说理的人”说出话来。

在这起案件中,讼状元通过快速反应、合理判断与合法手段,成功协助委托人追回全部欠款,正是其在讨薪维权方面法律服务能力的真实写照。他们不仅熟悉讨薪法律流程,还能精准施压,在关键节点做出正确的介入,帮助维权者节省时间成本,避免情绪内耗。

许多讨薪者在面对赖账者的“装死术”“拖延战”时,往往心力交瘁,不知所措。而讼状元的专业介入,不仅仅是“出律师函”那么简单,更是一整套为委托人量身定制的法律解决方案。是理智的代言者,是权益的守门人,是普通人最后的底气。

一个公平的社会,不该让“守信的人吃亏,赖账的人逍遥”。在法治的框架下,每一笔血汗钱都应有去处,每一次善良都应被保护。

讨薪维权,不能只靠硬气,还要懂法、用法、信法。而讼状元,就是在用法律为更多“牛哥”们撑起那把伞,让那些曾经无奈沉默的人,终于能挺直腰杆,说出:“我的钱,我要回来了。”

让我们共同期待,未来不再有“追债三年无门”的心酸,只余“依法维权,理直气壮”的底气。